文章详情

【XM外汇跟单官网资讯】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将在上海召开,如何展望中国经济、股市前景

美资投行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5月22日在上海举行。在全球宏观格局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受到国际市场格外关注。

此次峰会的主题为“资本为桥连通世界”。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摩根大通CEO 戴蒙(Jamie Dimon)将来到上海并在论坛上对客户发表演讲。此外,沙特阿美CEO、高通CEO等业界领袖也将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

5月21日,针对中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前景,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采访。

朱海斌认为,若现有关税水平维持至年底,中国全年GDP增速预期由4.1%上调至4.8%,但未来仍存不确定性,需要继续强化支持政策,提升居民收入与就业信心;刘鸣镝则表示,今年香港股市开始跑赢亚洲其他市场,摩根大通看好港股今年的表现,尤其是互联网与医疗这两大高成长行业。未来如果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进一步清晰,则可能有更多国际资金愿意布局。

关税缓和下,上调GDP增速预测

今年以来,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朱海斌表示,特别是4月美国推出“对等关税”后,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高峰期,摩根大通将全球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60%。

不过,5月初日内瓦会谈后,中美当前进入90天关税暂停期,但关税风险仍未消除,可能随谈判进展反复波动。不过,摩根大通已经将中国全年GDP增速预期由4.1%上调至4.8%,这是基于现有关税水平维持至年底的假设下。

就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而言,朱海斌认为,预计今年出口对经济贡献将下降(去年为30%),而消费和投资贡献上升,尤其是受政策支持推动。

未来的刺激政策也备受关注。朱海斌提及,去年9月推出的刺激政策标志着国内政策的“上半场”,央行的宽松政策超出预期,而财政政策则侧重防范尾部风险(如地方债化债、地产纾困、注资国有大行);2025年则进入“下半场”,主要是由中央财政扩表来支持,财政赤字率突破3%、达到4%,新增债务2.9万亿元,旨在支持消费的“以旧换新”规模增至3000亿元。

在他看来,当前的积极因素在于,科技创新提振信心,如DeepSeek等AI项目带来新动能;新经济领域表现强劲,包括IT、AI等;“以旧换新”带动的相关消费品类销售表现优异。

但中国经济仍面临挑战,例如,当前内需仍有待提振,4月零售数据低于预期,需要更多增量政策提升居民收入与就业信心;房地产销售、新开工、投资仍处于下行阶段,一二线城市企稳迹象更明显,而库存较高的三四线城市则有待恢复,摩根大通预计房地产或在2026年以后逐步趋稳。

在这一背景下,朱海斌认为,央行可能继续降息降准,但节奏会有所控制,今年可能有一到两次降息,降准空间较小。当前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超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幅度,利于稳定银行息差。此外,人民币短期贬值压力减轻,未来人民币汇率受美元走势、出口商外币持有情况等因素影响,预计人民币汇率将在7.2~7.3之间 。

港股跑赢亚洲股市

就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今年港股跑赢亚洲股市,尽管期间经历关税冲击,恒生指数全年至今的涨幅仍接近20%,科技和消费板块人气最旺,而标普500指数的年内收益在上周才刚刚回归正区间。

刘鸣镝则对记者称,从2023年三季度中期起,香港市场开始跑赢亚洲其他市场。今年以来,MSCI中国指数(其中中国互联网巨头占比较高)表现超预期,盈利预期从14%上调至16%。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市场普遍走弱。

在她看来,当前市场处于“退一步进两步”的调整阶段——3月中旬业绩释放后市场情绪见顶;4月美国出台贸易与投资政策,造成情绪降温;中美贸易谈判进入90天的“横盘”期,预计三季度可能有突破。

摩根大通总体看好港股今年的表现,预期MSCI中国指数低位70、中性80、乐观情形89(即中至高个位数至双位数涨幅)。在各板块中,更看好互联网与医疗这两大高成长行业。

今年以来,互联网板块的热度推升了恒生科技指数,外资亦表现出较大兴趣,中国互联网巨头相较于美国科技巨头而言估值更低,且盈利情况开始好转。近期,腾讯、阿里相继发布财报,虽然收入利润增速均超预期或接近,但之后股价走低。对此,刘鸣镝对记者表示,中国互联网公司是AI技术应用者,投资成本低,可作为美国互联网公司对冲。当前,投资人主要是因贸易谈判结果不确定而对互联网投资谨慎,未来如果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进一步清晰,则可能有更多国际资金愿意布局。

相对而言,摩根大通对A股的预测略偏保守。不过,刘鸣镝认为,市场整体趋势依然向好,A股和港股的投资策略建议以“逢低吸纳”为主,重点关注贸易谈判结束前后的突破机会。